《金瓶梅》从《水浒》借来的人物:武松失豪气,潘金莲更丰满,西门庆更真实

评论字数 2649阅读模式

故事型的小说以幻为奇,塑造出的文学形象是鲜明生动的。如《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艺术形象。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故事性小说的人物,便会发现这些人物更多的具有形象的概括性,虽然鲜明,但比较单一,有类型化的趋势。如《三国演义》的人物就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诸葛亮这样贤相的典型,具有忠、雅、智多重性格特点,和关羽这样忠、勇、节、义的名将典型,以及曹操这样奸雄型的人物,具有似乎忠、似乎顺似乎义的性格特点。另一种则不具有多种性格特点,只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单向的性格层面,如徐庶、庞统善于斗智,周瑜司马懿工于用兵,郭嘉、程昱善料人事,马超、黄盖锐勇超群。读者从这些人物形象中,可以感受到智慧和力学美,但却不会同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呼吸,一起思考。

金瓶梅》完成了由故事型向生活型小说的历史性过渡,其第三个重要标志是人物性格由单元变为多元,由平面转化为立体。它不是根据作者思想的需要随意抽取人物性格的某一两个特征,而是从实际生活出发,从不同层面展示人物性格的立体化,由简单而走向精微,由外貌而转入内心,使人物性格有更大的涵容量与多变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本文我们不妨把《金瓶梅》从《水浒传》中借来的几个人物作个比较。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01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武松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先说武松,《水浒传》中的武松同《金瓶梅》中的武松相比,已然失去了颇多豪气。《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的好汉。景阳岗打虎,显出了他超乎常人的英雄胆魄;怒斥潘金莲调情,写出了武松清正高洁的人伦品格;告别兄长时的谆谆叮咛,足见武松的手足情深;杀嫂祭兄,又写出武松久贮心中的大恨深仇。《金瓶梅》在这几个方面几乎是照搬了《水浒传》,但《金瓶梅》中的武松已不是《水浒传》中的武松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金瓶梅》写出了作为英雄的武松,更写出了作为常人的武松。他没有能够像《水浒传》中那样靠着一身神勇如入无人之境,把一个个坏人收拾得干干净净,最后剜了仇人的心肝祭了含冤而死的兄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金瓶梅》中武松杀嫂,已没有了那种逼人的豪气。首先,他采用了色诱的手段使潘金莲上钩,杀嫂之后,《水许》中的武松是主动向官府投案,宣称自己虽死而不怨。《金瓶梅)写武松杀嫂后,提了朴刀,逾后墙,赶五更挨出城门,投十字坡张青夫妇那里躲住,做了头陀,上梁山为盗去了。写出了作为常人的武松性格之真实,这比《水浒传》中的武松,思想与性格上差异颇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02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潘金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356.html


再说潘金莲,《水浒传》中介绍她的身世说:

那清河县里有一个大户人家,有个使女,小名唤作潘金莲,年方三十余岁,颇有些颜色。因为那个大户要缠他,这女使只是去告主人婆,意下不肯依从。那个大户以此恨记于心,却倒赔些房奁,不要武大一文钱,白白地嫁与他。

《金瓶梅》则作了脱胎换骨的改写:

这潘金莲,原是南门外潘裁缝的女儿,排行六姐。因她自幼生得有些颜色,缠得一双好小脚儿,因此小名金莲。父亲死了,做娘的因度日不过,从九岁卖在王招宣府里,习学弹唱,就会描眉画眼,扑粉施朱,梳一个缠髻儿,着一件扣身衫子,做张做势,乔模乔样。况他本性机变伶俐,不过十五,就会描鸾刺绣,品竹弹丝,又会一手琵琶。后王招宣死了,潘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与张大户家……长成一十八岁,出落得脸衬桃花、眉弯新月,尤细尤弯。张大户每要收他,只怕主家婆厉害,不得手。一日主家婆邻家赴席不在,大户暗把金莲唤至房中,遂收用了。

张大户收用潘金莲后,添了许多病症,后终被主家婆察觉将金莲甚是苦打。张大户这才倒赔了房奁,将潘金莲嫁给那位三寸丁谷树皮武大,武大不在家时,他便踅入房中与金莲厮会。

潘金莲嫁给武大后,对这个婚姻十分不满,《金瓶梅》除了抄《水浒传》文字外,增写了一大段潘金莲唱的《山坡羊》:想当初,姻缘错配奴,强化了她对婚姻相配的要求。

《金瓶梅》对潘金莲这一形象的改写,首先是改变了她的身世,提高了她的文化素养。王婆说她:

这个雌儿来历,虽然微末出身,却倒百伶百俐,会一手好弹唱,针指女红、百家奇曲,双陆象棋,无般不知。

潘金莲在《水浒传》中,只是个放荡的、单薄的泼妇形象,而《金瓶梅》中,作者却赋予她更丰满的性格内涵。

她被几次转卖,在精神和肉体上倍受摧残。与武松的调情,实际上是她利用自己长得漂亮的优势向自己的命运所进行的第一次抗争。而她付出的代价所得到的却是一场羞辱。西门庆利用她对婚姻的不满诱骗了她,使她的性格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西门庆特殊的家庭环境中,她逐渐变得放荡狠毒,变成了一个嫉妒狂和报复狂。她不顾一切地害人,追求身体的享乐,最终死于武松设下的圈套。她在制造别人的悲剧的同时,也导演了自己的悲剧。各种私欲的排列组合,构成了她纷纭复杂的精神世界。对潘金莲形象的刻画,很清晰地白描出了人物性格演变的逻辑。

03

西门庆


西门庆在《水浒传》中,是个一般的地痞流氓和土豪恶霸,一味渔猎女色的奸诈小人,刚出场旋即退场。《金瓶梅》中却成了主角和核心。《金瓶梅》中的西门庆发迹变泰,成为明代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这一特定历史阶段的具有某些新因素的商人主。这一艺术形象在中国古典文学领域中是独一无二的第一个,也是面貌全新的唯一者。

西门庆的形象更真,在《金瓶梅》中展示了他作为一个官僚和富商两位一体的人物性格的多侧面和异化。贪得无厌的占有欲是他性格的主导特征和内在动因。

他不择手段地聚敛钱财,疯狂地占有女人,无所顾忌地贪赃枉法,另一方面,他又仗义疏财,与穷朋友应伯爵、常时节也打得火热。他果断凶狠,但有时又胆怯无能。当他的亲家陈洪被划为杨戬同党,因而有可能株连到他时,吓得魂魄不知哪里去了,煌煌如丧家之犬。他寡情霸道,有时却又异常多情。李瓶儿死去,他哭得呼天抢地死去活来,不能不说动了真情。但就在为李瓶儿守灵的时候,却在灵堂里和奶子如意儿偷情。

美与丑、善与恶、灵与肉、理性和感性都统一在他对于财、色、权力的追求和占有上,人性和兽性交织得难解难分。

这才是一个真实生活在世上的西门庆。


04

总结

《金瓶梅》从《水浒传》中借来的其他人物,如武大、王婆、何九叔等,也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写,这些人物无一不体现了多元化的特质和人性深层的动机。

巴尔扎克说:人物是在他们时代的五脏六腑中孕育出来的。

正是那样一个时代,才孕育了《金瓶梅》中这样一群畸形的人物。在这群人物身上,无不深深打着封建末世时代的烙印。这也是生活小说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金瓶梅》以冷隽的笔触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沸扬的激情,以现实的描写改变了中国传统小说浪漫的热情,形成了与以往全然不同的新类型——生活型。

从小说形态学的意义上研究,《金瓶梅》所完成的这个转变是划时代的。

微信扫一扫,关注微信公众号
weinxin
我的微信
四大名著QQ群: 696280552
weinxin
我的公众号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评论审核已启用。您的评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后才能被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