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门家的下人们
上一回陈敬济又一次沦为冷铺里的乞丐,作者的目标是将他带入守备府,完成人生最后的辉煌,然而如果在春梅卖掉孙雪娥后直接就接入陈敬济,那未免太过仓促,故事也缺少顿挫的美感。所以此时必须转换场景,先让读者探望一下久违的西门家,同时也为春梅重游旧家池馆做好技术上的衔接。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本回的开头从形态上与九十三回的开头非常相似,用数句短小精悍、不着色彩的陈述句某人某事了,如新闻报道般记录了西门家的近况: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九十三回:西门大姐死了……唱的冯金宝又归院中去了……房儿也卖了,本钱儿也没了,头面也使了,家伙也没了。又……把陈定也撵去了……把大房卖了……又过了不上半月,把小房倒腾了……陈安也走了……元宵儿也死了……家伙桌椅都变卖了,只落得一贫如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九十五回:自从大姐死了……大家人来昭也死了,他妻子一丈青带着小铁棍儿,也嫁人去了……房中绣春,与了王姑子做徒弟,出家去了。那来兴儿……和奶子如意儿……两个嘲勾来去,就刮剌上了……拣了个好日子,就与来兴儿完房,做了媳妇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真是一了百了!让我们盘点一下西门家下人们现在的情况吧: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来字辈家人与媳妇子:最初的宋蕙莲死了,来旺两次被流放,永远地离开了西门家;西门庆死后,来保、惠祥一家就背叛了,来爵、惠元一家投靠了张二官;九十一回时来安走了,来兴的媳妇惠秀死了;至本回开头,来昭死了,一丈青和铁棍儿嫁人去了。来字辈就剩下来兴,媳妇子就剩下如意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童字辈、安字辈等小厮:最初的琴童赶走了,书童逃了;西门庆一死画童就走了,春鸿投靠了张二官;琴童(李瓶儿的小厮天福儿改名)原来看守狮子街的房子,房子卖掉以后无事可做也走了。至这一回,只剩下玳安、平安两人(钺安、棋童戏份太少,前文出现过,结尾无果)。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家乐与丫鬟们:西门庆一死,玉箫、迎春去了东京翟谦家;春梅去了守备府;兰香、小鸾跟着孟玉楼嫁走了;元宵跟着陈敬济死了;秋菊被卖了,这一回的开头,绣春出家了,于是只剩下小玉、中秋儿(曾偷金的夏花儿结果不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铺面掌柜、伙计等:因为西门庆的遗嘱交待,自其死后,所有的丝缎绒线铺子全部收回本钱结账关门,所以当时雇来的贲四、甘出身等人都陆续走了;韩道国背叛西门家逃往东京;西门家只剩下门前的当铺和生药铺,仍由老伙计傅自新掌管。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归结起来,现在西门家除了吴月娘母子,里里外外就剩下来兴、如意儿、玳安、平安、小玉、中秋儿、傅自新等若干人了。相比于守备府里蒸蒸日上的春梅,西门家实在是山河日下,甚至就剩最后这几个人,还发生了一连串难堪的故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1.html
二、两副金头面
时间过得飞快,又到了一年八月十五,吴月娘的生日,吴月娘依旧邀请妗子们、尼姑们来家喝酒听佛经。主人的聚会总是给小厮丫鬟们胡闹的良机,玳安与小玉这对小情人就在吴月娘的上房炕上按着……干得好。不想吴月娘回房看茶,撞个正着:
(两人)慌的凑手脚不迭。月娘便一声儿也没言语,只说得一声:‘臭肉儿,不在后边看茶去,且在这里做甚么哩’。吴月娘不是很生气,二人也就平淡地走开,各忙各的,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按说吴月娘当年时常憋着不言语,直等西门庆死后终于可以随心所欲放言遣辞,那么,面对如此放纵淫荡的景象,一直自命贞洁贤良的她为什么一声儿也没言语呢?
这里有对小玉溺爱纵容的原因,但更主要是因为西门家实在是无人可用了,之前来兴也是这样勾搭上如意儿的,吴月娘察知其事,也不过是骂了一顿,道德理纪终究抵不过生活当家,于是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让他们正式配对得了——
来兴搬到来昭原来的房里,看守大门,如意儿白天负责上灶、看孝哥,晚上就回来兴房里,赏了二人一些衣服、首饰,就成其夫妇;
玳安搬到来兴原来的房里,看守铺子,小玉白天在上房答应,晚上就回玳安房里,为小玉上了头,带上鬏髻,赏了一些金银首饰、缎绢衣服,选择良辰吉日正式完婚。
来兴在西门家资格非常老(当年阴谋来旺夫妇一事来兴没少出力),如意儿也不年轻,所以也就是搭伙过日子;而玳安、小玉是西门家能力非常出色的小厮、丫鬟,向来是吴月娘最为倚重的左膀右臂,因此多赏一些礼物让他们的自由恋爱修成正果也无可厚非。
然而这一切都被另一个小厮——平安看在眼里,妒在心里,他比玳安大两岁,见吴月娘倒不与他妻室,于是就偷了当铺里的金头面,跑去妓院里过夜,结果被告发并被捕了。
平安是如此的愚蠢——愚蠢在于他没有吸取当年告密书童后庭说事,自己反遭毒打报复的教训;在于身在如此的西门家,明知玳安和小玉的私情,却不明吴月娘的难言之隐,不敢主动向主人请求婚配;还在于拿犯罪当儿戏,偷了金头面非但不远走他乡,反而喝酒嫖妓暴露行藏……
平安是倒霉的,盗窃之罪后果不堪其负;然而更倒霉的是吴月娘,没想到这副不过价值数十两银子的金头面,竟然给当年威赫全省的西门家难以想象的压力。
一方面:原来典当头面的人家连本带息地来赎回了,可头面找不着了,于是每日在西门家前大嚷大闹;
(当年白皇亲家典当铜锣,应伯爵说赎甚么?下坡车儿营生。如今的西门家正是下坡的营生,人家来赎时,自己却无可奈何了,甚至再过些时候,自己家也要往外当东西了。)
另一方面:被抓捕的平安遇到新上任的巡简吴典恩,此人——当年在太师府谎称西门家小舅子而得官,并借走西门庆一百两银子至今未还——非但不念旧恩,反而恩将仇报,将平安屈打成招,逼其诬告吴月娘与玳安有奸情——所以为之娶妻,妄图恐吓吴月娘以威胁西门家的遗产。
吴月娘原以为旧伙计好说话,直到傅伙计在巡简司被恐吓你家小厮在这里供出吴氏与玳安许多奸情来,我这里申过府县,还要行牌提取吴氏来对证,又被千奴才、万老狗,骂将出来,唬的往家中走不迭,吴月娘方才被无点恩吓得手脚麻木……。
金头面未了,又掀起更严重的波澜,吴月娘是忧上加忧,眉头不展。幸好,此时已为守备府座上宾的薛嫂路过了西门家。薛嫂向吴月娘报告了春梅的近况——成为大奶奶,威权荣宠集于一身,前不久还刚刚(托她)卖了孙雪娥,现在正让她打九凤钿儿。
吴月娘看这个九凤甸儿,金翠掩映,背面贴金。那个钿儿,每个凤口内衔着一挂宝珠牌儿,十分奇巧,薛嫂说光本钱就得三两五钱银子。不经意的读者一定会错过这个看似无用的细节,其实这个九凤甸儿并非第一次见。
第二十回时,刚刚嫁进西门家的李瓶儿,拿出市井罕见的金丝鬏髻,怕自己的财富僭越吴月娘们的辈分,于是就改打了两件头面,其中一件是和吴月娘一样的玉观音满池娇分心,前文有过分析,另一件当时我们不太在意,就是这个九凤甸儿。
当时潘金莲说一件九凤甸儿,满破使了三两五六钱金子够了……把剩下的,好歹你替我照依他也打一件九凤甸儿。(潘金莲真是玲珑多心,另外那些年,清河县的物价似乎也没涨)显然,这么简单的事西门庆一定满足她了。在那些花园美人风光无限的岁月里,九凤甸儿必是花园里一道华丽的风景线,彼时的春梅必然爱慕在眼里,嫉妒在心里——用心久矣,思想久矣!
所以,今天志得意满的春梅终于也要一副自己的九凤甸儿(当然,这其中多少也有怀旧之意),也正是春梅这副金头面,话题又引回困扰吴月娘多日的金头面,面对薛嫂,吴月娘不由自主地自伤自怜:
……白寻不出个头脑来。死了汉子,败落一齐来,就这等被人欺负,好苦也!
此时的吴月娘终于明白当家之难,明白西门庆当年之不易。为了解决难题,吴月娘请求薛嫂传信请春梅帮忙,并答应酬谢五两银子,对此薛嫂回答说:
好奶奶,钱恁中使。我见你老人家刚才凄惶,我到下意不去。你教人写了帖儿,等我到府里和小奶奶说。成了,随你老人家;不成,我还来回你老人家话。
薛嫂的意思是,这是多大的忙啊,才五两银子?我这么帮你,哪里是为了五两银子?我都是看你可怜啊!
薛嫂想得没有错,这个忙春梅愿意帮,并且丝毫不念旧恶,一说就肯。周守备也念旧情:
我闻得吴巡简是他门下伙计,只因往东京与蔡太题进礼,带挈他做了这个官,如何倒要诬害他家!
西门庆死了这么久,终于有人不欺负他的遗孀寡妇,泉下有知或许也能有几分安慰。
在周守备的主持下,事情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
平安因偷盗和毁谤,挨打三十大板,然后放了;吴典恩被痛斥了一顿,还赔了几两人情银子;
金头面归还西门家,还给了原主;吴月娘的困扰都解决了,给了薛嫂三两银子做酬谢——短的那二两,我们也就不必更多评论了;
傅伙计在一场冲突中得了病,回家没几天就一命呜呼,吴月娘于是关了当铺,最后只剩下吴二舅和玳安一起照看生药铺。靠女人和官场发家致富的西门氏如今远离官场,豪华落尽,最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剩下五个下人,以及单单的一间生药铺;
春梅大力地帮了吴月娘一把,吴月娘(就像当年别人答谢西门庆一样)准备了许多礼物答谢春梅。听说春梅过完年想回西门家走走,吴月娘又惊又喜:他其实说明年往咱家来?春梅是因为恋旧才与吴月娘走动,可此时吴月娘已经无所谓世间的冷暖炎凉,完全拜倒在守备府门前如逢甘露,于是就有了下一回的春梅姐游旧家池馆。
三、研究篇:一丈青、绣春、如意
本回作者轻描淡写了三个小角色的简单却不失厚度的结局,结合她们暗含深意的名字,我们再来做一点点补充研究。
一丈青:关于一丈青这个绰号的解释有许多种,在《水浒传》扈三娘那里,大概代表了女性的历练狠辣;在《红楼梦》里或者是细长的耳挖子或者是铜质的簪子,它被晴雯用作惩罚小丫头的武器。因此我想,一丈青多少都有一点凶狠的意味。而在《金瓶梅》里,这位一丈青曾经为了儿子铁棍儿的被打,海骂潘金莲;也曾经为了点私利,帮来旺孙雪娥拐财私奔;直到这一回丈夫死了,早已不再年轻的她义无反顾地带着孩子,离开西门家另寻生活的出路。虽然是一个次之又次的配角,但她身上却表现出一股凶狠顽强的生活韧劲,这或许就是中国千百年来普通女性的一个小小缩影吧。
绣春:这个昔日从花子虚那儿带来的小丫头,西门庆曾说是花子虚收用过的;后来李瓶儿为讨西门庆喜欢,也让迎春绣春两个丫头给西门庆耍了;再后来翟谦寄书娶妾,西门庆想送绣春,吴月娘说绣春你收用过了,(又不是处女)怎么能给;但当李瓶儿临死前留遗嘱时却说,迎春是西门庆收用过的,出不去了,而绣春可以寻个人家嫁人去。绣春当时表示死也不出门……守着娘的灵……都答应大娘……这到底是李瓶儿忘了绣春被收用过还是作者忘了绣春被收用过?
李瓶儿死后,作为与绣春相对的迎春,主动要求离开西门家前往太师府,迎春年龄稍长,见识也多,她主动离开西门家意味着她对这个地方已经不抱任何幻想,径自寻找新的希望新的春天。而绣春几乎自懂事起就在西门家,这些年目睹李瓶儿、如意儿、吴月娘的诸多故事,她似乎对人世的悲凉有着更深的理解,于是她选择往红尘之外寻找新的人生意义?她跟着王姑子出家,是希望得到李瓶儿在王姑子那错失的人生救赎?
又或者,更深一层。当年李瓶儿心仪西门庆,是迎春为西门庆打开方便之门,也为西门家迎来财富春天之路;而如今西门家妻妾、丫鬟们三春去后诸芳尽,绣春最后以出家的方式将春天绣成纪念(如《红楼梦》惜春出家一般)?
如意儿:她刚进西门家时是这样的:年三十岁,新近丢了孩儿……男子汉当军,过不的,恐出征去无人养赡,只要六两银子卖他。李瓶儿临死时,如意儿说过小媳妇男子汉没了,死活只在爹娘这里答应了,出去投奔那里?等到李瓶儿死后,西门庆勾上了如意儿,如意儿一连两次说过类似男子汉已没了,情愿一心只服侍爹的话。然而,当潘金莲抠打如意儿时又曾对孟玉楼说:那淫妇的汉子说死了。前日汉子抱着孩子,没在门首打探儿?还瞒着人捣鬼,张眼溜睛的。这如意儿的丈夫到底还在不在?潘金莲看到了真相还是她根本在瞎扯?或者是作者自己都弄混了?
我想,无论她丈夫在不在,但至少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进西门家之前如意儿的生活实在太苦了,所以她不惜一切地一心要在咱家(九十六回春梅语),哪怕不能留在西门庆的身边,她依然愿意呆在熟悉的地方为一日三餐苟且偷安。
又或者,更深一层。她曾在西门家最鼎盛时开始做官哥的奶娘,又在西门家瞬间衰败时做孝哥的奶娘;曾在最得宠的李瓶儿身边,也在最癫狂的西门庆身边;她曾饿得面黄肌瘦,不得已卖身豪门,也幻想过名正言顺地生活在李瓶儿的房里;她亲眼目睹了西门家的荣辱兴衰,曾看到世间的最繁华,也看到人生的最悲凉……如今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她目送着所有人一个个离开西门家,冷眼旁观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活的残酷让她失去了所有的野心,如今她所求的,不过是跟着吴月娘有口饱饭吃,或许这样的生活,就已然是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