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瞒天对遇雨
武大死了,《水浒传》的故事也就结束了,如何处理这个案件是《金瓶梅》如何接着写下去的前提,尽管《金瓶梅》出于对《水浒传》的尊重,只是对情节做了小小的修改,但毕竟修改到了另一条通天大路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水浒传》里的何九留下了银子,藏下了骨殖,这是为武松回来留一手,毕竟天理循环报应不爽,《水浒传》对武松的复仇是迫不及待的。《金瓶梅》不能让武松报仇得逞,因此这里的何九完全地变成了西门庆的人,虽然他也像《水浒传》的何九一样想将银子留到武松归来,但轻松的转念一想,又将银子用了,骨殖也不做理会,等到武松回来的时候,直接躲到天涯海角去了。我们暂且抛开情节发展不论,就这件事本身来说,哪个何九更真实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或许习惯了《水浒传》的叙事逻辑,会认为《金瓶梅》篡改的何九有点怪异,然则我们回到《水浒传》的情境里想一想,那是一个怎样的何九呢?留下一手摆明了要帮助武松对付西门庆,可是他凭什么认为这个一夜成名的武松会比地头蛇西门庆更强大呢?如果结局仍如《金瓶梅》所设计的那样,那何九不是要等着西门庆血雨腥风的报复吗?也就是说,在对手实力无法判断情况下,何九必须做一个选择,选择武松还是西门庆做潜在的对手,当然,我想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武松,因为西门庆就在眼前,因为他结交官府,因为还有十两银子既得利益!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所以,我认为《金瓶梅》所塑造的才是真实的何九,真正的市井小人,只有这样的市井小人才能从容地在武力和强权中生存下去,这就是《金瓶梅》有别于《水浒传》的哲学意味。可以说,从这回开始,《金瓶梅》就和《水浒传》真正的分道扬镳了,尽管武松归来还有许多故事,但那已经是属于《金瓶梅》的武松了,不再是《水浒传》的武松了。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何九受贿在绣像本的标题里被定义为瞒天,与王婆帮闲遇雨对仗,这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王婆打酒遇雨是个多小的事?或者从后文看,为何标题不能是何九受贿瞒天,金莲弹曲调情之类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按我研究,这事可能应从端午节说起。关于端午节有两个习俗与说法。一个是躲端午。古代自先秦起,就有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的说法,《吕氏春秋》有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此外,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例如《史记·孟尝君列传》中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等等,因此,后世多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外嫁之女要回家过节。另一个是端午雨,这是民间的一种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或许出于这个可能,《金瓶梅》在进入属于自己的文本系统的开始,先借端午节下一场不吉利的雨,一方面是为这回出现的三个不躲端午主角西门庆、潘金莲、王婆的恶报做一个铺垫,另一方面也与瞒天形成一个呼应对仗——以为受贿合作可以瞒天过海,然而天终究是瞒不住的,于是在端午节下一场雨作为天可怜见的证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二、唱曲对弹琴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武大死后,潘金莲和西门庆几乎过上了双宿双栖的日子,这或许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看他放(琵琶)在膝儿上,轻舒玉笋,款弄冰弦,慢慢弹着,低声唱道:‘冠儿不带懒梳妆,髻挽青丝云鬓光,金钗斜插在乌云上。唤梅香,开笼箱,穿一套素缟衣裳,打扮的是西施模样。出绣房,梅香,你与我卷起帘儿,烧一炷儿夜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故事进入了《金瓶梅》自己的文本系统,潘金莲也已经不再是《水浒传》里的淫妇潘金莲了,这个潘金莲除了前几回的千娇百媚之外(当然蛇蝎心肠的另一面暂且不论),还很诗意盎然。对于这样的潘金莲,文本将一现再现,田晓菲也在书中再三打趣,若我身为男子,这样的女子是千方百计也要弄到手的。没有疑问,这样的潘金莲,才是《金瓶梅》真正的主角。作为现代的读者,一个真正心地善良的阅读者,应该心如止水地品味这其中的艺术美感,而不该轻易地在道德和伦理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下,匆匆忙忙的掩鼻而过。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55905.html
当然,虽说唱曲是一个非常雅致之事,然而,在当时的社会,唱曲一般来说是表演性质的,是为他人提供服务的,是属于低贱的行业,比如后文有一次花园集会,西门庆要潘金莲和孟玉楼弹唱,潘金莲就一定要李瓶儿打节拍,不能让她受用;又比如李桂姐拜了吴月娘为干娘以后,就谎称自己已经唱过曲子了,要吴银儿等人唱给她听等等。在《金瓶梅》里,妓女、婊子、粉头、唱的等的意思基本是一致的。所以,此回里潘金莲唱完以后,西门庆夸奖说,他见过的妓女没有一个能比她弹唱得好,这表面是赞扬,暗地里也算是作者的恶骂吧。
对于这段旁若无人的浪漫时光,词话本写了一首淫词,到了绣像本里,词的末句乐极情浓无限趣,灵龟口内吐清泉被改成了情浓乐极犹余兴,珍重檀郎莫相忘;再看本回初,绣像本改写的回首词《懒画眉》写到别后谁知,珠玉分剖。忘海誓山盟天共久,偶恋着山鸡,辄弃鸾俦……;再看本回末妇人再三挽留不住,倚门相送刘郎去,烟水桃花去路迷了,全是表达女子不舍情郎、思念情郎的情境,这似乎与这段唱曲弹琴的鸳被良宵很不相符啊,这是为什么呢?
答案就在下一回,因为一个新角色——孟玉楼就要来了,很快,更多的新角色要来了。潘金莲这段短暂而幸福的时光从此就结束了,曾经多少苦难的岁月,曾经不惜犯下杀人的罪孽,换来的美好时光就这样匆匆结束了。我想,无论潘金莲与西门庆之间的感情有多少真假,无论他们的结合是多么的邪恶,无论他们自身是多么的无耻、卑劣、下流、恶毒,哪怕枕边风月,比娼妓尤甚,但《金瓶梅》的作者尤其是绣像本的改写者,依然对他们自身幸福体验报以一种本能的尊重。或许,我们不应该仅仅看到《金瓶梅》里丑恶的一面,事实上,在丑恶和无耻的后面,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善良和慈悲的心,那么,依然能够找到让我们感动的美丽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