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只有8位将领的方腊起义,如何消耗一半以上梁山好汉?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它主要写的是宋江等梁山108位好汉的事迹。其实,不管是《水浒传》还是《三国演义》,它们可以编造很多不存在的精彩情节,但是结局不能改变。比如《三国演义》,它就不能写成刘备大杀四方,并最终夺得天下,再兴大汉,这不符合现实。同理,《水浒传》中,不管是宋江还是方腊,最终都不能取代宋朝的存在。所以在《水浒传》中,双方最终成为了对立的存在。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0518.html
小编认为,作者对现实很无奈,所以多说梁山好汉最终多数被各种安排死亡、归隐等,其中梁山好汉牺牲人数最多的就是在攻打方腊时,这一战,梁山出动了102名好汉,最终阵亡59人、病死10人、坐化1人,总计死亡70人。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0518.html
对此,小编认为主要原因如下。方腊将领虽少,但目标却是奔着夺天下。梁山好汉虽多,但目标确实接受诏安,从而为朝廷效力。因此,从质量上来说,方腊手下的质量就比梁山好汉的质量要好得多。再者,其实方腊手下将领也并不少,毕竟是聚众百万的一场起义。在《水浒传》中虽然被梁山好汉和朝廷联合剿灭,但是却也消耗了朝廷和梁山好汉不少实力。所以,小说中自此梁山好汉就消失了,死的死,归隐的归隐,一次诏安,解决了朝廷的数场起义,不可谓不精明。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0518.html
事实上,如果历史上真有梁山好汉去对决方腊,小编认为最终全灭的一定会是梁山好汉。为什么这样说?梁山好汉其实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主要人员就是108好汉;而方腊的起义是革命行动,组织更加严密。在真实的战争中,一般不会出现单挑之类的对战,也因此小编认为在与起义军队主动作战时,宋江的梁山好看其实是不堪一击的。这在小说中也有体现,朝廷攻打梁山时,损兵折将,梁山胜利得很轻松,但是却并没有正面对抗,只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而在后来诏安之后,梁山好汉四处征战,其实表现一般。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0518.html
事实上,类似于梁山结义的小说故事也不是没有,比如《隋唐演义》。在这个故事中,单雄信、秦琼等46人结义,后来还一同上了瓦岗寨。结果呢,瓦岗创业失败,46人各奔东西,甚至还有人生死相向。这个故事也说明了,单纯的结拜兄弟,最终很难成功。对比宋江等梁山好汉的结局,方腊等人的结局虽然算不上好,但至少努力过。而宋江率人接受了诏安,为朝廷出生入死,结果得到厚待了吗?没有,相反下场根本不如梁山时,甚至不如梁山以前。这就是宋江的失误之处,也是宋江的短视之处。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0518.html
所谓梁山108好汉,前面作者吹得越是勇猛,其结局就越发显得悲伤。其实,108好汉,真正能打仗的、能单挑的又有几人,多数人不过是鸡鸣狗盗之辈。也因此,称为108好汉,不过是适逢其会罢了。这样的松散组织,在应对危机时或许有一点战斗力,但是在征伐敌人时,与瓦岗寨是没办法相比的。更何况,一开始这个组织还犯下了严重立场错误,那就是接受诏安。相反,方腊虽然下场很悲剧,但是死得其所。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0518.html
最后说一点吧,真正的战场,在古代,守城永远比攻城更加占据优势。这不只是以逸待劳的问题,还有守城本身就比进攻容易。而且作为攻的一方,一般都是劳师远征,不像今天有各种运输工具,在古代士兵多是11路公交车,也没有大型的运输后勤的工具。所以一般是既不能及时赶到,受天气影响太大,二是即便赶到也需要花一般时间恢复精力。也因此,即便梁山好汉和方腊将领一样勇猛,最终的结局依然是方腊以少胜多。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0518.html
这对于今天的我们还是很有启示意义,不管是创业还是打工,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但是这个目的必须是正确的,必然也只是事倍功半,比如梁山好汉,比如方腊和他的将领。事实上,即便在《水浒传》中,如果没有梁山好汉攻打方腊,朝廷也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更加麻烦而已,毕竟朝廷占着大义,也不缺人才,只要被打痛几次,未必不会出现一个北宋“岳飞”。事实上,朝廷不正是这么想的吗?整个朝廷,有几人在乎梁山好汉呢?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0518.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