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三国鼎立。这三个国家中,刘备的出身最为高贵,他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的后裔,是汉王室宗亲。按照礼法制度,他统一天下是最符合正统人士的期望。刘备出身高贵,但是家境并不好。他父亲早亡,为了生活下去只能和母亲卖草鞋。曹操是太尉的儿子,孙权三代盘踞在江南,相比之下,刘备是既没有人脉又没有钱,他去打江山靠的就是一张嘴。
刘备善于结交朋友,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就是礼贤下士、以德服人。其实一开始,刘备连参加三国争霸的资格都没有。北方的袁绍、南方的刘璋和刘表,他们哪一个不比刘备兵强马壮。刘备一开始连自己的底盘都没有,先后依附了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多个诸侯。刘备后面创业靠的就是招揽过来的人才,比如说名震天下的智者诸葛亮,武艺高超的关羽、张飞和赵云。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3673.html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下山,曾经三顾茅庐,得到了隆中对定策。刘备为了拉拢关羽和张飞,愿意屈尊降贵和他们结拜为异性兄弟。在后来的三国争霸中,这些人的确为刘备创立蜀汉做出来了贡献。尤其是诸葛亮,先后侍奉两位君主,为了蜀汉的发展鞠躬尽瘁。即便刘备对诸葛亮说如果阿斗不成才,你可以取而代之。诸葛亮依旧全心全意的辅佐阿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3673.html
刘备识才、惜才,在历史上留下了好名声。实际上,刘备错过不少人才,其中包括三个顶级名将,一个顶级谋士。刘备最后悔错过的人,应该就是张群了。张群在曹魏先后担任过御史中丞、尚书令,先后侍奉过曹魏三任皇帝,备受曹魏政权的赏识。其实张群一开始是跟着刘备的。刘备在从陶谦手里得到了徐州,他满心欢心,终于有自己的底盘了,实际上徐州是个烫手山芋。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3673.html
刘备一心想以徐州为根据地,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张群站出来反对他,认为他不应该留在徐州。徐州北边有袁术,西边还要提防曹操。如果刘备和袁术发生争斗,吕布可能会趁机袭击下邳。刘备不听张群的劝告,结局果然如他所料,刘备军队后方被破,徐州失守。这一仗除了让刘备损失将领,没有任何好处。这时候,刘备才后悔没有听张群的话。后来张群投靠曹操,成为地方的肱股之臣。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3673.html
刘备不仅错过了陈群这样的大谋士,还错过不少武将。最后这些武将都成了敌方的将领,给刘备日后艰辛的斗争埋下隐患。刘备曾经是公孙瓒门下的宾客,他借由这个机会在公孙瓒手下招揽名将。在这里,刘备挑中了日后单骑救主的赵云,眼光不错。实际上还有两为名将也想追随他,可惜刘备眼里只有赵云。这两位名将就是牵招和田豫,日后他们加入曹操的队伍,替曹操镇守边关,为曹魏政权立下汗马功劳。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3673.html
面对人才,曹操和刘备的态度截然不同。曹操本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心态,一旦他看中的人才不肯归降,他就会痛下杀手。即便自己得不到,也不能便宜其他人。刘备则很少做这样的事情,很多他看走眼的人才,刘备都放过了,并没有痛下杀手。刘备极少数杀害的人才,有一个人比较可惜就是张任。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3673.html
张任是刘璋手下的大将,他武艺高强、骁勇善战,而且忠君爱主。这样的人才肯定会受到刘备的青睐。公元218年,刘璋和刘备爆发战争,张任领兵抵抗刘备。刘璋的部队节节败退,其他将领们纷纷投降,只有张任坚守益州抵抗刘备。他还设计杀害了刘备的谋士庞统。可见张任不仅武艺高强,领兵计谋也不错。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3673.html
刘备本来就欣赏张任的英勇,见他设计杀害庞统,则更加欣赏他了,一心想把张任收到自己麾下。后来刘备大败刘璋部队,张任被活捉了。刘备爱惜人才,劝他归降自己。但是张任认死理,他心里只有刘璋一个主公,宁愿死也不愿意归降刘备。最后刘备忍痛杀害了张任,这让他心痛不已。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3673.html
纵观刘备创立蜀汉的历史,他眼光独到,挖掘了不少人才。同时因为他放得下身段,礼贤下士。只要刘备看中的人才,很少有拒绝他的。诸葛亮高冷,刘备愿意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实际上大家不知道的是,刘备其实也错过了一些人才,给自己造成了不小损失。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