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出现了《红楼梦》,取材自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我很兴奋,因为,这是《红楼梦》!这是大观园!这是在老父亲的浓浓爹味笼罩下,少年最扬眉吐气的一次考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沁芳”,比起啥老气横秋的“翼然”,比起啥粗鄙不堪的“泻玉”,不知道甩出几条街!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不说水却有水,不提花却有花,含蓄优雅;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五感写作,多了嗅觉和触觉,更有氛围感;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还贴题,这座园子的主角是元春,而不是别人用欧阳修来恭维的贾政。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虽然我以前看到这段,也对贾宝玉的文采刮目相看——即使远比不上黛玉和宝钗,也比那些思维固化的“老八股”要强多了,然而当这段情节出现在高端大气的全国高考试卷上,我突然又有了新发现: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没想到啊没想到,贾宝玉这么反正统的人,也懂得政治正确。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大观园是献给皇妃姐姐的,古人讲“德馨”,“沁芳”的“芳”和“馨”一样,也是用香气来形容品格。宁荣二府,看似三代以上贵族根基稳固,其实异常脆弱,整个家族的荣华富贵,都维系在元春的“香气”上——她在皇上眼中的“贤良淑德”。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为啥老父亲眼里的“不肖子”贾宝玉,这次却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文章源自 四大名著网:http://www.sdmz.cn四大名著-http://www.sdmz.cn/69926.html
因为,这次考的不是官样文章,不是修身治国,而是正好落在了贾宝玉擅长的领域——休闲文化和生活美学,风花雪月吃喝玩乐,才是贾宝玉平日的主攻方向。
那中国人讲不讲休闲文化和生活美学呢?
自古以来,主导中国人主流价值观的两种哲学,左手是儒家的积极入世——做官参政,右手是道家的超脱遁世——享受闲适的生活。
中国人有危机感,中国也更流行低调朴素的文化,官场里官做得越大,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时刻,也不会忘记道家的哲学。
在居室里挂幅梅兰竹菊或者高山流水,题上“悠然见南山”“宁静以致远”之类的诗句,提醒自己的同时也在向他人表白:仕途非我所愿,只是时运或形势需要,我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和欲望,归隐林泉寄情山水才是我的本心。
贾政也是一样,所以后来他走到稻香村(也是宝玉取的名),才会异常欣赏这个“农家乐”,而宝玉却觉得做作。
而贾宝玉这个”富贵闲人“,基本属于不受世俗拘束的道家体系(到最后大彻大悟,变成“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佛家)。这次的“政治正确”,倒不是宝玉刻意为之,而是他本来就是浪漫的道家,恰好符合贾政此时的心境——难得有闲逛逛花园,勾起了危机感和遁世的情怀。
打住!看到这道题,不知不觉,我就想多了,扯远了,这篇作文到底该怎么写呢?
要知道,高考语文总共两个半小时,作文是大头,留给作文一个小时才会比较充分。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语文试卷字数多,阅读量大,加上大考又紧张,真正到最后能给作文留出1个小时其实并不容易。
而看到作文题,我浮想联翩,天马行空,倒是已经浪费了10分钟,如果来不及结尾,就完蛋了。然而,我还没想好选哪个角度来写,因为可写的太多。
意识到这一点,我醒悟过来,这套题不是在考《红楼梦》,更不是在考“红学”,我不能入戏太深,而是需要找到题眼。
我的应试素养又被唤醒了,这道题的题眼,可不在《红楼梦》的原文里,而是:
我用红线画出的这段话,才是关键。
高考作文,考查的不仅是表达和立意,一开始审题最关键,更有审题后的反应速度和快速决策能力。
我想看看花生会怎么写,就把题目给了他。
他看了一两分钟,对我说,《红楼梦》只是个引子,如果是我,我会写:
要善于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如果遇上困难不妨尝试创新。
我和一个朋友讨论了花生的角度,不谦虚地说,我觉得他的切入点挺不错的。
创新,不正是新课标主张的吗?不正是我们社会急需的吗?
“翼然”来自《醉翁亭记》,“沁芳”是贾宝玉的创新,即使在大观园里,创新也超越了沿袭。
正如花生所说,这道高考作文题,其实和《红楼梦》并没有太大关系,原著中的段落,只是一个引子而已。
花生显然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更感兴趣,对《红楼梦》并不是十分感冒,导致到现在都没读完,对情节也不熟悉,才不会像我这样沉浸其中不能自拔,千头万绪反而一时理不出头绪。
所以,即使不读《红楼梦》的人,也不妨碍审题、找角度和发挥写作能力。
通过这件事,我还发现,没读过《红楼梦》的人还真不少。只是,不管是读过还是没读过,都有相当一部分人,看到这道作文题是懵圈的。
那为啥花生审题和定角度都如此迅速,也不乏精准呢?虽然也完全可以从其他角度来写,但从应试考虑,这个角度算是切题、稳妥和容易发挥的。
我分析,虽然没有看完《红楼梦》,不代表花生不阅读其他书,从小积累的阅读量、阅读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还是起到了作用,至少能看懂这段到底在讲啥。
另一方面是,他的学校很重视通识教育,也致力于思维培养,上课形式也很创新,都有圆桌或者小组讨论,经年累月的,也培养了一定的思辨能力。
所以,能写好这一篇作文,读没读过《红楼梦》不是关键,阅读素养和思辨能力才是关键。
但是,我还是想劝大家读一读《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文学的巅峰,是集大成者,你能从中看到中国文化和东方审美,也能看到人情世故和生命哲理,儒道佛价值观也都各自能找到对照之处。
所以,不管在海淀六小强还是西城四大金刚,《红楼梦》的地位很高,很多语文老师都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本课外读物。花生到了下学期,学校里也会有专门的《红楼梦》研读课程了。
不读《红楼梦》,对高考可能损失不大,但对于一个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还是有一点损失的。
考试不管怎么说只是暂时的,而精神生活却是一辈子的,可以提升我们生命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