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一回中的这些防护措施,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如果真是对统治者无关痛痒的故事,则大无必要将“真事隐去”来逃避文字狱。当然,这一方面也是为了让后人不至于忽略该书表层故事下隐藏的真故事。所以,作者还发出“谁解其中味?”这个既具提示性又带有挑战性的问题。这样做,作者就为自己的创作增加了难度,其困难在于: 如何恰到好处地将真故事的线索暴露给“个中人”(某些特别读者),同时又不至于因此而被朝廷鹰犬察知而遭文字狱之难。当然,全身避祸是首要的任务,因此作家不得不对其作品进行非常巧妙的伪装,曲折隐晦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将关键的事件和发生时间,均隐藏得非常隐蔽和难以索解。也许是隐藏得太严密,以至于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些真故事对我们仍然还是秘密。
《红楼梦》自面世之始,读者(包括文字狱制造者)就开始对其进行“索隐”研究,探索那表面故事下所隐藏的真事迹。由于表面故事只是个“密码满布的面具”,没有密码破译本状态下的解读,必然是“表面形式上的附会”,万人万解万索隐,就是读该书的实际情形,提示这些所谓的解读均是误读。因此,如果真正要阅读那些隐藏的真故事,首先必须要找到打开藏密码秘库的钥匙,拿到密码本,然后才谈得上解读文本内在隐藏的真故事。前文以辨识贾宝玉生日和贾敬死日为突破口,以书中所提供的内证为基准,确证了他们各自的生日和死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求了在这特定的生死时日所发生的特定的历史事件,从而解开作者和贾敬之谜。为解读《红楼梦》一书的主旨和所隐藏的主要真实故事,查找出了此密码本第一页的核心密码。该文在此基础之上,对《红楼梦》的关键人物之一秦可卿进行进一步的索隐考证。
三、 《红楼梦》谜学的客观索隐方法
《红楼梦》谜学,不是狭义的关于书中谜语的研究,它是关于研究整部书之谜的学问。作者在第一回中所作的“隐真显假”创作手法的介绍,就将整个《红楼梦》置于谜境中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该书整个就是一个总谜语,而其他的分谜语和小谜语,则均是在此总谜语之统率之下,是为总谜语“服务”的。谜语,有谜语的规则和逻辑,是有思维逻辑可循的学问。从这个意义上说来,它就是客观的,或者说是科学的学问。这个定义,就将对《红楼梦》索隐的研究,纳入于科学研究的范畴。对其相应的研究方法,我们可称之为《红楼梦》谜学的客观索隐法。
(一) 书中表层的隐藏手法和逻辑线索简介
影射和暗寓是小说家们惯用的手法。通过这些手法,作者把现实社会中的真人真事的素材,穿戴上迷人的外套,塑造成显隐并存的双重结构作品。在文中,作者特意留些蛛丝马迹,让读者于若隐若现中得窥躯体的轮廓,从而免遭文字狱或官司纠纷。适者生存,这种艺术手法,在文字狱最为酷烈的清代,尤其大行其道。清代,是中国文字狱最为酷烈的时代,因此它就成了一张培养影射文化的温床。《红楼梦》、《儒林外史》、《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文学名着,均是集影射手段大成的范本。文学作品的影射可分为谐音影射和形类影射二种。前者利用同音字之便,后者则运用同偏旁部首诸字形之利来达到影射的目的。暗寓有别于影射,暗寓的需要,是因为其人有难言之隐,故深藏真实内容而唯恐人知。但文以载道,既是暗寓,必有其寓意和目的,因而也常是犹抱琵琶半遮面,露出一鳞半爪,希望有志同仁凭此打开内门,交流思想,同行其道。所以写暗寓的文字故事就有着多重困难,着实来之不易,必须有其真人真事,有其难言之隐,并有其暗寓难言之隐的名字,既不能让一般读者看明白,又得让某些“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读者解得开。有“灵通”者若能找到开启暗寓之门的钥匙,往往要历尽山重水复、道道机关后才能曲径通幽地到达柳暗花明的真实胜境。
为了逃避文字狱,明末清初诸多明人的名字多用暗寓,以表示他们的民族气节和反清复明的意愿。其中着名的有顾炎武、八大山人、牛石慧、易堂九子等。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屡起兵抗清,未果。于是乃潜心着述,不登仕路。他原名绛,字忠清。不料清兵入关,竟使“忠清”二字大反己愿。一气之下,他遂改名炎武,字宁人。炎武二字,深有其义。盖清为女真族,曾称后金,金白色,炎为大明,为火,为赤,处处与金作对,希图用大明的炎火,把金销铄于一炉。八大山人牛石慧兄弟二人均是画坛翘楚,笔墨精妙,构画奇特,是明太祖第十七子宁献王朱权的后裔。明亡后,哥俩不肯事清,隐于释道。八大山人在画面上题签,总是将八大山人四字联写,看似“哭之”或“笑之”,抒其啼笑两非的心境;牛石慧与八大山人为兄弟,“山人去朱姓之上半,而存下半之八大;牛石慧去朱姓之下半,而存上半之牛,石字草书又似不字,书款连缀其姓名,若‘生不拜君’四字”。又,明末清初,在宁都的魏禧和一班反清复明的同仁隐居翠微湖上,号称“易堂九子”。日月为易,日月又为明,易字正是九位复明志士的暗喻机关所在。故此说明,暗寓自有其不同的寓意。像那些取字命名之际,故意在名字上埋下伏笔,图在若隐若现间寓其政治寄托的,多为孤巨孽子。反清名儒黄宗羲、八大山人兄弟即是此类。黄宗羲撰有一书,命名为《明夷待访录》,这个书名就大有深意。《明夷》是《易经》中的一卦,其象为离在坤下,象征太阳入地,明亡夜来。《明夷待访录》一书阐述了哲学、政治、军事和君臣之道,乃是复国治国之书。所以“明夷待访”一词,就暗寓着据明夷之时而待“晋”卦(象为离日在坤地之上)主时之日,作者希望通过该书的引导和人们的奋斗,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天下复明。那么,从这种意义上说来,《红楼梦》的书名是否含有这个方面的政治暗寓呢?例如将红解读为朱色,而朱为明朝的国姓,而“红楼梦”三字就暗寓着“朱楼梦”,即明王朝之梦。回答是: “仅凭红之一字,大有附会之嫌”。
不过《红楼梦》是本暗寓之书,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第一回开章就说明书中人物的命名的深义。如第一回甄士隐意为真事隐去,贾雨村实为假语村言,全书是以假语村言演出的一段假话。然而作者有进一步提示在这部“荒唐言”中,又隐藏着真历史,强调说该书的主人翁们是他“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虽不敢说强似前代书中所有之人,但事迹原委,亦可以消愁破闷,也有几首歪诗熟话,可以喷饭供酒。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甲戌眉批:
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映带、有隐有见、有正有闰,以致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云龙雾雨、两山对峙、烘云托月、背面敷粉、千皴万染诸奇书中之秘法,亦不复少。余亦于逐回中搜剔刮剖明白注释以待高明,再批示误谬。
正因为书中的这个“以假隐真”的提示,“索隐”研究自该书问世之际就开始了,至今仍然在红学研究中不绝如缕。例如,以胡适为首的考证派,实际上是在“索隐”书作者是谁,并且认为该书隐藏着作者自己的真实故事。以蔡元培为代表的寓言派则从书中人物的暗寓着手,认为此书为明末遗民的一部寓言,其中蕴藏着一段民族深痛,隐现互关,如泣如诉。究竟谁是谁非,红学界一直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考证派指责索隐派做索隐研究是在“猜笨谜”,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也在做着“索隐”工作,二者间的不同处仅在入手之处和研究的方法略有不同而已。说二派间的研究方法略有不同,那是因为二者均是以书中提供的“表面文章”或说“假语村言”为依据,并且以此来发掘与其对应的史料,然后将它们联系附会在一起。这些研究,正如书中所说的,实乃均是“更向荒唐演大荒”的梦幻虚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