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自引一军屯于五丈原,屡令人搦战,魏兵只不出。孔明乃取巾帼并妇人缟素之服,盛于大盒之内,遣人送给司马懿。懿对众启盒视之,内有巾帼妇人之衣,并书一封。
甘受巾帼素衣之辱
司马懿拆视其书,略说:
“仲达既为大将,统领中原之众,不思披坚执锐,以决雌雄,乃甘窟守土巢,谨避刀箭,与妇人又何异哉?今遣送巾帼素衣至,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耻心未泯,犹有男子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
司马懿看毕,心中大怒,——乃佯笑说:“孔明视我为妇人耶!”即受之,令重待来使。懿问:“孔明寝食及事之烦简若何?”使者答:“丞相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懿顾谓在座将领说:“孔明食少事烦,其能久乎?”
众将知司马懿受巾帼素衣之辱,皆愤愤不平,入帐告说:“我等皆大国名将,安忍受蜀人如此之辱!即请出战,以决雌 雄。”懿说:“吾非不敢 出战,而甘受辱也。奈天子明诏,令坚守勿动。今若轻出,有违君命矣。”
众将俱忿怒不平。懿说:“汝等既要出战,待我奏准天子,同力赴敌,何如?”
众皆允诺。懿乃写表遣使,直至合淝军前,奏闻魏主曹睿。睿知其意,乃令辛毗持节至渭北传谕说:“如再有敢言出战者,即以违旨论。”众将只得奉诏。蜀将闻知此事,报与孔明,孔明笑说:“此乃司马懿安三军之法也。”
姜维问:“丞相何以知之?”孔明说:“彼本无战心,所以请战者,以示武于众耳,岂不闻: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里而请战者乎?此乃 因司马懿因将士忿怒,故借曹睿之意,以制众。今又播传此言,欲懈我军心也。”正论间,忽报费祎到,乃请入问之,知吴兵为配合孔明北伐而进攻合淝无功而还,孔明长叹一声,不觉昏倒于地。众将急救,半晌方苏。孔明叹说:“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从此,呕血不止,一病不起。
“既生亮,何生懿?”
司马懿和孔明都是三国时代杰出的军事家。上述的故事都是引自《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三回,这一回书很能反映出历史上司马懿的战略思想。孔明六出祁山,屯兵于五丈原,战略决策是以攻为守,企图在敌有变时北图中原;司马懿明知其谋,且当时灭蜀时机尚未成熟,故以防御为主,扼守秦川前线,以老蜀兵,使孔明无所作为。因此,孔明六次出祁山,最大战果只不过取得三郡,但随之复失,尔后都劳而无功。建兴十三年(公元235年)春,孔明与司马懿相拒于渭南,以前每因粮不继,不能继续北伐,于是乃分兵屯田,为久驻之计。但这时孔明已病入膏盲,司马懿知其“所啖之食,日不过数升”,料其将死,故甘受巾帼素衣之辱,怒而不发。其年八月,孔明病卒于军中,时年五十四。及蜀军退,司马懿巡视其营垒处所,叹说:“天下奇才也”。
孔明虽是奇才,因与奇才司马懿相遇而不得行其志,终于“出师未捷身先死”。
因此,毛宗岗为之感叹:“既生亮,何生懿?”(第五十七回回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