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汉末三国的弓弩和盔甲

 

  作者:生如过客
  三国时期的盔甲主要有:鱼鳞铠和皮甲。
  皮甲由于材质问题,对付铁制刀还有些用处,但对于弓弩和矛等刺穿型武器,几乎没有抵挡作用。但皮甲成本很低,加上三国时期经济大破坏,几乎没有什么能力大规模制造铁铠,故普通士卒也多使用这个。
  鱼鳞铠,很像我国的金缕玉衣,就是将钢片或铁片穿缀成铠,里面衬皮甲,防止擦伤。鱼鳞铠对于钢刀等砍杀型武器的防御力很强,但由于每片间都有缝隙,所以在防护弓弩等刺穿型武器时还是有所欠缺,但效果也很不错了。鱼鳞铠制作比较简单,但三国时期经济退步,制造能力大幅下滑,鱼鳞铠也不能像汉朝那样大规模普及使用,只有骑兵和将领可以用得起。
  还有几种铠甲,比如黑光铠,明光铠。这两种就是在鱼鳞铠的基础上,在左右胸部有两个类似后代的护心镜的大铁片或钢片,涂上黑漆防锈的叫黑光铠,打磨如镜的叫明光铠。这两种铠,由于是整片防护,中间不像鱼鳞铠有缝隙,故在防护穿刺型攻击武器时效果特别好。这个只有那些着名将领或权贵用得起。
  三国后期出现了一种两裆铠,就是胸前一个整片,背后一个整片,两片用布连缀起来。这种铠防护性好,而且制作简单,易于穿着,随着三国末期经济的恢复,这种铠大范围的应用,普通士卒也用这个。这种铠不仅对砍杀型武器防御好,而且对刺穿型武器也有一定防护。但由于左右臂和两肋没有防护,所以这两个地方是弱点。
  到唐代出现一种山纹铠,这种铠纯粹靠数千片山字形的钢片交叉连缀而成,中间没有任何缝隙,加上采用钢制,可以说是最好的铠甲了,防护效果比西方的桶铠效果要好。
  通过对三国铠甲的了解,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三国时期弓弩能够发挥巨大威力了。
  三国时期,因为防御多为皮甲或鱼鳞铠,所以,箭矢多用青铜制造,也有铁制或钢制,但后者数量特别少,主要就是因为青铜制造工艺相当成熟,而且成本也低,适合大量使用。
  当时一壶箭矢有50支,一般士卒作战携带两壶,也就是一个弓箭手需要一百支箭。这样,《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十万支箭,不过是一千士卒的配置而已,对于大规模战争,真可谓杯水车薪。
  三国时期箭矢根据用途,有很多种。
  根据箭的用途,又明确的规定,分枉矢、絜矢、杀矢、镞矢、矰矢、茀矢、恒矢和痹矢八种,《周礼·夏官》称为“八矢”。枉矢、杀矢、矰矢、恒矢是弓所使用,其余四种是弩所使用。枉矢、絜矢是专供战斗用,又叫兵矢,通常用于攻守城战斗和车战。这两种箭可以在其颈部(箭镞和箭杆连接处)绑火球发射,古时称为“火箭”。杀矢、镞矢是供田野狩猎用的。矰矢、茀矢是弋射飞鸟用的。恒矢、痹矢是供习射用的。
  兵矢根据用途,又有很多种箭头和不同的重心。所以,三国时期的弓弩是很强大的武器。
  加上,三国时期的弓弩都是复合弓,这样可以做的很短小,但射程却很远。
  在三国时期,培养一个合格的弩兵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而培养一个合格的弓箭手,至少一年。这可能也是蜀国大量使用弩的一个原因吧。
  飞斧提到了蜀国的浦元刀,其实这个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武器,只是普通钢刀而已,不过每把刀锻炼次数比较多,达到三十炼至百炼而已。这个吴国和魏国都有。
  罗罗嗦嗦说了半天,自己也有点乱了。最后总结下,三国时期之所以弓弩威力强大,主要是因为铠甲防御能力比较差。而铠甲防御能力差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经济破坏严重,钢铁产量严重下滑。
  补充一句,汉末我国已经有马铠了,也就是说,重骑兵在汉代我国就有,只是很少使用。大量使用重骑兵是在晋朝了。不过由于我国地形复杂,重骑兵人和马都披铁铠,重量太重,移动速度很缓慢,而且不能长途奔袭,所以用途大大受限,到唐代就被介于重骑兵和轻骑兵间的新型骑兵取代了,李世民就善于使用这种骑兵。这种骑兵人批重铠,马批皮甲。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