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承恩的生年问题

  关于吴承恩的生年,目前有许多说法,归纳起来大约有如下几种:
  一、1500年(弘治十三年)说。此说见刘修业《吴承恩年谱》和赵景深《西游记作者吴承恩年谱》。此说流传甚广,许多书籍如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西游记》前言、新版《辞源》、《辞海》等均采此说。
  二、1503年(弘治十六年)说。此说见刘修业《吴承恩生平与(花草新编)三则》(《西游记研究》第一辑,淮安市《西游记》研究会编),这是她阅读了解放后学术界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旧说作出的修正。她认为应定为1502年或1503年,但最后定为1503年。
  三、1504年(弘治十七年)说。此说见苏兴《吴承恩年谱》和《吴承恩小传》。
  四、1505年(弘治十八年)说。此说见胡适《西游记考证》后记二。胡适该文原认为“大概生于正德之末(约1502年)”,后来他读了董作宾《读西游记考证》和其他一些材料,便修订为“弘治正德之间(约1505年)。”
  五、1510年(正德五年)说。此说始见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七篇《明之神魔小说(中)》。此说也很有影响,许多书籍如游国恩等编着的《中国文学史》等都沿用此说。
  以上诸说,有的有详细考证说明,有的没有考证,但时间都在1500年至1510年这十年之间上下移动。
  这次我作《吴承恩诗文集笺校》,将吴承恩生年定为1506年。此非新说,汪馥泉先生在1957年就曾提出过。见他给刘修业先生的信。(见刘修业《古典小说戏曲丛考》)吴承恩的生年,没有直接材料证明,人们只能依靠一些简接的材料来推算。这些材料大约也有六、七件,用这些材料来证明吴承恩出生在1500年与1510年这个时期之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范围还可以再缩小一些。
  吴承恩的生年肯定早于1510年。这有如下材料可证:
  1、丘度为其父母撰的《丘公合葬墓志铭》云:“吾外祖母吴太夫人(按:即承恩姐承嘉)尝语度曰:‘汝母仅十岁,自成一絮衣,我不能过之’。射阳吴公,母舅也,见幼而聪慧,大奇之,爱如已女。”丘度的母亲沈氏,是承恩的外甥女,当然可以视之为己女,因为他是长辈。但是年龄也是一个重要条件,总不能将一个年龄与自己差不多大甚或比自己大的人视如己女的。据该墓志铭,丘母生于正德十年( 1515年),如果承恩生于互510年,仅大五岁;至嘉靖三年(1524),让一个仅15岁的男孩对一个十岁的女孩,说成是爱如已女,未免滑稽了一些。
  2、嘉靖二年(1523年),承恩撰骚体诗为八十寿诞的陈拙翁贺寿,次年,又为其作五言排律挽诗。如果承恩生于 1510年,此时仅十四、五岁。让一个十四、五的孩子为八十高龄的老人作寿诗、挽诗,未免有“不伦之嫌”(苏兴语,见《读新发现的与吴承恩有关的几块墓志铭考略》《东北师大学报》1982年第1期)。
  上列二条规定了吴承恩生年的下限,应将吴承恩的生年由1510年向上提前几年,使之在年龄条件上能对自己的外甥女说得上“爱如已女”,为陈拙翁作寿待、挽诗也不嫌过于小些。
  吴承恩生年肯定晚于1500年。这有如下材料证明:
  1、《石鼎联句图题词》云:“因忆少小时侍客谈此,仆率尔对曰:道士既云不解人间书,又何以知《礼部韵》邪?客悟而笑。回思此对,二十余年矣。因评画漫尔及之。丙午秋日。”“少小时”一般可定为十五岁左右,或更小一些。嘉靖丙午为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二十余年”者暂定为二十五年,从这向上推二十五年为嘉靖元年(1622年)承恩着生于1500年,此时已二十二岁了,显然不能是“少小”了。即使将“二十余年”再估计大一二年,为二十六七年,也还是不行的。
  2、《鹤江先生诔》云:“昔受公知’昉於童孺。登龙识李,即以斯文见赏。有怀雅遇,二纪于兹。”鹤江先生即淮安探花蔡昂,为吴承恩的同乡前辈。蔡卒于嘉靖十九年,次年灵柩运回淮安,因而承恩有此诔之作,故当作于嘉靖二十年(1541)。童孺是多大?我将它定为十五岁左右。《礼记·内则》:“成童舞象”注:“童,十五以上。”即俗语说十五成童。孺则更小些,故定为十五岁为宜。与“少小”为同义语。“二纪”通常是指二十四年,即一纪为十二年。但吴承恩以一纪代称“十年”。典出《国语·周语》“若亡国不过十年,数之纪也”注:“数起于一,终于十,十则更,故曰纪。”、又刘勰《文心雕龙·六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晋书·左思传》云,左思写《三都赋》构思十年始成,天下传抄,致洛阳纸贵。此一纪则指十年。吴承恩在《潘母杨孺人六秩序》一文中,也提到“纪”,也是作十年解释。该序云:“违背所天,已逾三纪”,此“三纪”,即指三十年,而不是指三十六年。据《潘氏统宗谱》,杨孺人丈夫潘采卒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杨孺人生于正德十二年(1517),六十岁为万历四年(1516)。从嘉靖二十四年到万历四年,中间仅隔三十一年,首尾为三十二年。退一步讲,即使“三纪”之“三 为“二”之误置,为二十四年,也是说不通的。将一纪释为十年,与上引《石鼎联句图题词》相合。从嘉靖二十五年向前推二十余年与从嘉靖二十年向前推二十年,都是正德末年嘉靖初年,正好是吴承恩的“少小”和“童孺”时代。
  “登龙识李”,是用的三国孔融与李膺的典故。《后汉书》卷六十七云。“膺独特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三国志》卷十二裴松之引《续汉书》注云:“融幼有异才,时河南尹李膺有重名,敕门下简通宾客,非当世英贤及通家子孙弗见也。融年十余岁,欲观其为人,遂造膺门,语门者曰:‘我李君通家子孙也。’膺见融,问曰:‘高明父祖,尝与仆周旋乎?’融曰:‘然。先君孔子与君先人李老君,同德比义而相师友,则融与君累世通家也。’众坐奇之,佥曰:‘异童子也,’大中大夫陈炜后至,同坐以告炜,炜曰:‘人小时了了者,大亦未必奇也。’融答曰:‘即如所言,君之幼时,岂实慧乎!’膺大笑,顾谓曰:‘高明长大,必为伟器。’”吴承恩在诔文中用了这样一个典故,大概是因为他在十余岁时在蔡府上也曾有过类似的情况。他的早慧也曾受到这个探花郎的“雅遇”与“见赏”。这件事当发生在什么时候呢?首先,必须发生在蔡中探花以后,否则无从说起。蔡于正德九年(1514)中的探花,循例被授为翰林院编修。按《明实录》体例,翰林院编修的较大行动(如告假省亲等)是要记载入录的。经查《明实录·武宗实录》,正德九年他未有回家,三年考满后(正德十二年,1517)也未见他回家。直到正德十五年(1520)六年考满他才回家。《明实录·武宗实录》卷190记载,他于此年闰八月二十四日因病乞归。这是他做官后第一次衣锦还乡,肯定要热闹一番。当年冬天,他为人书篆《明荣寿官乐澹王公墓志铭》,自己所署名前列衔即大书“探花郎翰林院编修”,此可见他初次回家踌躇满志的心态。只有在这个时候,吴承恩才有“登龙识李”的可能,我们可以把承恩“登龙”时间就定在这一年。当时他应是一个“童孺”,如果生于1500年,他已二十岁了,便不可以这么自称了。
  3、吴承恩为其父撰书的《先府宾墓志铭》石碑上,题下有已署名,名前有“孤子”二字。父丧称孤子,据《礼记·曲礼》,“孤子”又指二十九以下而无父者。”吴承恩父卒于嘉靖十一年(1532),则承恩生年当然不会是1500年了。这一条似不能作为过硬的材料,但亦可作为参考。
  根据上述关于承恩生年上限与下限的讨论,我否定了1500年说和1510年说。但在其他几年中究竟哪一年最合适呢?根据《丘公合葬墓志铭》和前边提到的吴承恩给陈拙翁的两首诗,承恩的生年当然越往前越不成问题,但至少当在1505、1506年以前。这样,他便可以比丘度母亲大十岁左右,“爱如已女”一语方可勉强使用;在给陈拙翁作那二首诗时,已有十八岁向上,也不致有“不伦之嫌”了。但据《石鼎联句图题词》和《鹤江先生诔》,承恩生年当接近1510年,以1506、1507年合适,这样,他的“少小”和“童孺”(若均按15岁计)便可在正德十五、六年了。我将此二者作一个折中,定为1506年。吴承恩的同乡好友沈坤的生年,可以作为承思生年的一个参考数。《沈公会葬墓志铭》云:“昔承恩与祭酒俱童稚,同试生儒郡县,一见相钦异,定交数百人中,因互拜其父母。”据此语,他们俩年龄仿佛。许多学者根据墓志铭的下文推断,承恩应比沈坤略大一些。沈坤生于1507年,故将承恩生年定于1506年也是合适的。
  此外,还有几条参考性的材料,对吴承恩的生年也有一定的佐证作用:
  1、《先府宾墓志铭》:“及承恩冠矣,先君且年老。”冠,弱冠,指二十岁。“老”,据《礼记·曲礼》,“七十曰老而传”。承恩父生于1461年,七十岁为嘉靖九年(1530),承恩生于1506年,弱冠应为1525年,这一年过父也快接七十岁了。
  2、《寿潘母杨孺入六帙序》:“承恩夙被翁知,三子者又不余耄也,得无言乎?”此文作于万历四年(1576),承恩刚过七十岁,故自言耄了。中国古代,丸十、八十,最低七十以上的老人方可称耄。
  3、1506年是正德元年,新皇践阼,覃恩天下,“承恩”这个名字是否与此有关?
  作者:刘怀玉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