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是一把双刃剑

 

  刘备的思想体系属于儒家,他在领导观上以仁治为本。他在政治、军事、情感、生活等各方面广施仁义,这样做的结果,一是使自己的政治集团具有明确的目标定向,二是保证了自己政治集团的稳定性,三是使自己在下层社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儒家的仁政思想在我国的封建社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刘备以此作为领导集团军事目标的定向标准,就使自己的军事行动不像吕布、袁术集团那样,以眼前一时的物质利益为转移,而是在更高的层次上取舍,从而保证了自己良好的政治声誉。
  同时,刘备在领导观上以仁治为本,这就把集团内部的感情联络摆在了首位,保证了集团内部的关系和谐。刘备和关、张一相识,就结为异姓兄弟,使他们的关系蒙上了浓厚的手足亲情色彩,生活上与关、张食则同桌,寝则同床。刘备在某些场合就座时,关、张则终日侍立不倦。与关羽有至厚私交的张辽曾问关羽:“兄与玄德交,比弟与兄交如何?”关羽回答说: “我与兄,朋友之交也,我与玄德,是朋友而兄弟,兄弟而主臣者也。”(第二十六回)刘、关、张三人的关系,确是集儒家倡导的朋友、兄弟及君臣间的信、悌、忠三层关系于一体的,这种关系的多重性、密切性、无间性及恒久性是不多见的。由于刘、关、张三人是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因而他们间的密切关系保证了刘备集团的持久稳定性。
  刘备是三国时期最善于联络感情、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领导人,如他和赵云的交往就很典型。赵云是当时武艺超群又办事精细的第一流将才,刘备在起兵不久帮助公孙瓒攻袁绍时初次与赵云相见,就甚相敬爱,有不舍之心,及与赵云分别时,执手垂泪,不忍相离。当赵云表示自己认公孙瓒为主是一种错误的选择时,刘备感叹说: “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第七回)洒泪而别。虽然公孙瓒数次推荐刘备,有恩于他,但他让赵云“屈身事之”,显然是同意赵云对公孙瓒的看法,认定瓒将来成不了气候,但又不好挖恩人手下的人才,只好与这位少年将才联络感情,等待“相见有日”。刘备在出兵帮助陶谦抵御曹操前,曾去公孙瓒处借兵,当公孙瓒答应借他马步军两千时,刘备进一步要求: “更望借赵子龙一行。”曹操退兵后,赵云辞行,刘备仍是执手挥泪而别。刘备在投曹操期间,听说公孙瓒为袁绍攻破,自缢身亡,他为公孙瓒伤感,同时又惦念着赵云,于是暗自下定了脱身离曹的决心。后来,刘备几经辗转,找到了赵云。赵云见了玄德,滚鞍下马,拜伏道旁。刘备对众人说: “吾初见子龙,便有留恋不舍之情,今幸得相遇!”赵云表白心意说: “云奔走四方,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也。”(第二十八回)后来,赵云成为刘备集团中的骨干,刘备视之为几与关张并列的心腹爱将。刘备临终前,又单独嘱咐赵云说: “朕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到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赵云则哭拜于地表示说:“臣敢不效犬马之劳!”(第八十五回)刘备在与人交往中的仁者之风,常常能打动对方的心弦,引起对方感情深层的激荡,而这是其他领导人所不可企及的。曾一度投降曹操的关羽,魏方虽然对他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极力拉拢收留,但关羽一知道刘备的下落,终归拜别曹操,回到刘备身边,和刘备邂逅相遇的徐庶,被曹操诱骗离去,临走前竟向刘备表示: “纵使曹操相逼,庶亦终身不设一谋。”(第三十六回)后来徐庶也果然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刘备以仁为本的领导观,还导致到他能更多地赢得社会各界,尤其是下层群众的广泛同情与支持。他初做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时,督邮巡视至县,便有五六十个老人在督邮面前替他求情说话。陶谦让徐州,刘备谦意推辞,徐州百姓则拥挤府前哭拜说: “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刘备被吕布击败投靠曹操途中,投宿于青年猎户刘安之家,刘安一时寻不到野味,乃杀其妻以献食。刘备在曹操的大举进攻面前,从新野、樊城败退,两县之民一同表示: “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即日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江。因曹操追兵将至,众将劝刘备弃却百姓先行撤退时,他道出了心腹之言:“举大事者以人为本。今人归我,奈何弃之?”(第四十一回)刘备就是时时以儒家仁的要求来规范自己,从而树立了自己的政治声望。

 

 

 

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